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证研

发布时间 2016-06-07 16:07

阅读次数

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证研究*
——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

张春莉 权元元
  摘要:在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的行动研究,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教育硕士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教育硕士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育硕士研究生普遍接受并欢迎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能有效拉近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加深研究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教学中的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过程,教师应利用有效的教学互动,使学生在分享中将零碎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加以整合和提升,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教育硕士;案例教学法;教育心理学
  作者简介:张春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100875;权元元,广东省深圳中学教师,深圳518000。
教育硕士是一种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性质上不同,它以培养实务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1]。由于历史上中国没有职业性“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传统,所以教育硕士的培养在很大程度沿用的是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上采用的是“理论教学”的方式。一项对教育硕士教学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80.4%的教育硕士生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采用“案例教学法”、“自学法”、“课堂讨论法”等其他教学方法的很少。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在这个问题上选择“课堂讨论法”和“案例法”的学生明显比选择“课堂讲授法”和“自学法”的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更高[2]。2009 年北京师范大学建设了教学网络平台“IPV6 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鼓励授课教师通过建设网络课程和开展案例教学来代替纯理论的教学,以转变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提升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在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攻读)“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开展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攻读)来自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而在这些经验中常常会蕴藏着丰富的教学智慧。实际上,中小学教师们的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理论,与理论教学中“倡导的理论”不同,它是一种“采用的理论”,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暗含”的理论假设,它对教师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3]。但是,由于受理论水平所限,教育硕士研究生往往不能把这些教育教学经验和智慧进行理论的提升,不能将这些经验和智慧系统化、专业化。所以,他们的这些教学经验和智慧常常是零碎的、非专业化的,不能起到很好的普适性指导作用。
我们认为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应改变理论的呈现方式,加强实践应用,从而帮助学生在理论与原有经验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实际上,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并不反对理论本身,而是反对理论的呈现方式。它希望在理论与学生原有经验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但纯粹的理论教学很难做到这一点。正如丁刚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学者理论的谬误是用逻辑的实践代替实践的逻辑。理论话语常常妨碍事实真相的表达,造成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教师的失声,教师经验经常被置于一种“非合法化”地位[4]。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就在于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近乎真实的场景,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桥梁。
  案例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最早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1910 年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科普兰(D.Copeland)博士把案例教学引入管理学界。案例教学在教育界,特别是在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中使用还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的事情。案例通常是一个实际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它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并蕴含着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的方法也是灵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个别解决法,每一个学员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包括鉴别问题、提出观点和解决办法;二是小组讨论法,先是各小组讨论,然后再由全班同学共同
分析案例;三是智囊团法,聘请有经验的各界人士(包括教育界人士、案例涉及的特定场景的人员等)分析案例;四是角色扮演法,由学员分别扮演案例中的人物,用戏剧的形式将案例的内容表达出来[5]。
  通过前期的文献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案例教学法的上述特点对于学生充分理解和应用理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由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作用。理论的作用不仅在于指导实践,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帮助实践者进行自我反省。一个真正“反省实践者”的形成,有赖于教师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自主探索与内化。为此,本研究试图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帮助学生学会鉴别出案例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背后的心理学方面的原因和可供理解和解决该问题的理论基础,与同伴共同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及同伴间彼此分享过去经验中类似的成功案例,探明以下三个问题:
  (1)基于文献调查,并咨询讲授该课程的同事们的相关意见,制定出在暑期教育硕士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具体方案;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3)通过观察和访谈总结案例教学法实施中的关键点或尚需改进的地方,并给出开展案例教学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首先,我们在文献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归纳出了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接着,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在一个暑期教育硕士班级(北京师范大学2010 级教育硕士1 班70 名学员)中开展行动研究,将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案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每天课程结束时都及时地观察和访谈一些教育硕士研究生,了解他们对这种教学方法的感受和意见。
  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我们向班级里的全体教育硕士研究生发放研究者自编的有关案例教学学习效果的结构式调查问卷,了解案例教学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作用,分析案例教学在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效果。
  三、研究内容
  通过对案例教学法的文献分析,我们首先确定了如下三条制定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案的基本原则:
  1.调动研究生的教学经验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一原则主要是由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攻读)多为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本身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对教育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多或理解得不够深刻。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把理论知识和日常教学实例结合起来讲解,并组织大家在一起交流探讨,就能把研究生以往的教学经验充分地调动起来,与他们的原有认识产生一种共鸣或冲突,引发他们主动地结合理论对案例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为理论知识的讲解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同时也拉近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反过来又能进一步促进研究生主动地去反思他们的教学经验,发现以往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并通过相应的理论分析,总结出解决类似问题的规律和方法,进而能在实际教学中个性化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首先提出调动教育硕士
研究生的教学经验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或原则性知识,而是培养中小学教师面对新情境处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是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因为他们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他们日常教学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成为一个有专业判断和分析能力、有一定专业素养的研究型教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传递上,而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是获得那些固定的原理或原则性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较好地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标。我们认为学生分析讨论案例的过程能有效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彼此分享如何运用相关的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时,他们甚至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案例教学法的案例应力求真实、典型,富有启发性,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
  案例的选择需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针对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以及多元性原则等[6]。为此,教育心理学的案例可以取材于教育教学过程中活生生的真实事件,也可以是基于真实事件和情景而创作的故事,但必须力求寻找与相关理论相配合的真实的、对学员富有启发作用的经典案例。对每一个案例,在课前均需进行认真的研究、编写以使其更加适合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在保证真实和经典的同时,还可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以更好地让学生参与进来。案例选择得好,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案例的呈现不同于随便举例子,而应是一个可进一步研讨的动
态、开放的过程。因为学生并不一定能够把握住案例中所蕴含的知识,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采用启发式提问方式,运用开放性问题对所呈现的案例进行设疑,以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案例教学实施方案(如图1 所示):

  四、研究结果
  案例教学法的行动研究结束之后,我们在班级里发放《教育心理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学习效果调查问卷》70 份,回收有效问卷65 份,回收率为92.8%。问卷主要设置了17 道题,最后一道是开放性问题,前16 道题主要有三个维度,分别是:①促进理论理解方面的效果(共4 题);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效果(共6 题);③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方面的效果(共6 题)。问卷采用的是五分量表,每道题从“非常满意”、“非常符合”到“非常不满意”、“非常不符合”5 个选项分别赋值5、4、3、2、1 分。调查结果如表1 所示。

  由表1 可见,三个调查维度的平均得分都不低于4.41 分,这说明案例教学法在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等方面都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们在问卷的最后,设计了开放性问题,请学生写出自己学习完教育心理学课程后对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一些感受和建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对这种教学的意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硕士研究生认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必要的。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法适应他们学习的需要、值得推广,希望其他课程也能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第二,教育硕士研究生认为,研究者设计的案例教学模式和步骤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将学员分为8 组,按照小组编排座位并将学习任务分为小组讨论作业和个人作业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学习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第三,教育硕士研究生认为,教学中案例的选取要兼顾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不同阶段的案例;同时,不同的专题,要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第四,许多教育硕士研究生提出希望延长课上的讨论时间,同时也希望增加教育心理学课时。这一方面说明案例教学中学生讨论的时间需要得到充分保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对我们采用的案例教学法的肯定与欢迎。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行动研究和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①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与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育硕士研究生普遍接受并欢迎案例教学法;②通过案例教学能有效拉近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③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过程。教师应利用有效的教学互动,使学生在分享中将零碎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加以整合和提升,从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们对于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硕士研究生
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以下建议:
  1.推广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的研究是以教育心理学这门课为例,来研究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作用。通过研究我们看到,这种教学法适合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有助于提高教育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好评,学生希望其他课程也使用这种方法授课。为此我们建议在教育硕士研究生其他课程中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法。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有课前精心的准备
  本研究在课堂授课之前,教师和研究者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等,精心设计了一套课堂上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并在课上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实施,同时,研究者在课上对教学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课后和教师及时交流、总结,整个课程结束后,我们发现这种做法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作用的。建议教育硕士课程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要精心选取合适的案例;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案例;在课程结束之后,要及时反思总结,使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案例的选取要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案例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选取合适的案例,所选的案例既要具有代表性,符合课程内容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对以往教学经验的反思,富有启发性。同时,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采用启发式提问方式,运用更多的开放性问题对所呈现的案例进行设疑,使案例教学成为一个激荡学生思维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4.成立学习讨论小组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在学生自愿和教师指导的基础上成立学习讨论小组,各小组坐成一圈进行讨论,并且在讨论结束时派代表总结发言。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让每个人都得到表达观点的机会。
  5.加强师生互动
  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学生要主动、积极地讨论学习,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指导和点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在我们的行动研究中,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学生中好的观点和意见,鼓励学生讨论结束后上台发言和大家一起分享经验;当有学生的意见出现偏颇或产生疑惑时, 教师又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点拨。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保证案例教学获得较好的效果。
  6.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后反思
  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给每个教师都配有一个助教,助教也和学生一起听课,并在听课过程中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对学生的发言、作业进行录音和及时整理并上传到北京师范大学的网络平台“IPV6 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上,使得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意见得到及时反馈,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意见建议等,改进自己的教学。
  7.不断完善评价方式
  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要根据与学生的交流、课堂讨论的总结、提交的小组作业以及个人作业来评价各个学习小组以及教育硕士研究生个人的学习进展情况,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以及个人的进步,将过程性评价与考试成绩联系起来给出最终的综合成绩,这种评价和调控对于维持高水平的交互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邬志辉,戴继天,唐德先.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几个理论
问题的认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
[2] 饶燕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调查[J].大学:学术版,
2009(11).
[3]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12.
[4]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2).
[5] 张培,狄雁.教育硕士教学方式的转变:从理论教学、案例
教学到行动学习[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3(8):23-25.
[6] 张民杰.案例教学———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6:67-68.
                                                   (责任编辑刘俊起)

*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985 工程”资助教学改革项目“2011 年暑期教育硕士精品课程《教育心理学》建设”的研究成果。该课程于2012 年3 月在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应用示范”项目网络课程资源评优活动中荣获综合奖二等奖。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