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 2014-11-28 11:19

阅读次数

张 弛 孙富强

  摘要:基于相关调研,指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中存在着缺乏明确和系统的实践教学规划、普遍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精心组织和全程指导、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等问题,从内外两个方面的分析了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提高认识、周密规划、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实践教学;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张弛,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副研究员,北京,100875;孙富强,北京师范大学资产经营公司党总支书记,助理研究员,北京,100875

  自2009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短短五年间,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为基础教育输送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教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由于起步较晚,培养经验不足,培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招生、培养和就业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就培养工作而言,对实践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安排不当,实践教学成效不明显,无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问题呈现
  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不仅将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确定为8学分,占总学分数的22.2%,而且要求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但从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中可以看到,与课程教学、学位论文撰写等环节相比,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不仅较为普遍,而且非常突出,从而严重制约着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根据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有关学者的调研,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普遍缺乏明确和系统的实践教学规划。一方面,部分培养院校或直接从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院系缺乏对不同阶段实施的、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关系的通盘考虑,缺乏对实践教学不同形式各自所要达到的特定目的和要求的深入研究,因而往往忽略了实践教学不同环节在时间安排、前后顺序、实践内容和教师指导之间存在的关联与差异。另一方面,不少院校通常缺乏对课程教学、学位论文撰写等培养工作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通盘考虑,忽略不同形式实践环节对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撰写的促进作用。在这些情况下,实践教学便成为一种形式,这不仅大大削弱了实践教学本身的效果,无助于真正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和能力,
  第二,普遍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精心组织和全程指导。在实践中,培养院校通常都把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安排授权相关院系负责。这本无可厚非,但由于缺乏对院系实践教学组织和安排的有效监控,导致了大量问题的出现。一种情况是实践教学与培养目标不符。在有的培养院校,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习是在本校的管理部门进行的,或者成为指导教师的助教;在另一些培养院校,教育硕士研究生则在医院、培训机构等机构进行实践教学。尽管这些都是个别现象,但对学生个体而言却是无法补救的损失。另一种情况是,一些院校非但没有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和周密安排,甚至会采取“便利”原则,即仅仅从自身工作安排方便或中小学便于接收学生见习实习的角度安排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安排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在个别院校,由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院校所在地以外的省市(区),在第三学期的顶岗实习时,学生通常会以回原籍就业为由,选择原籍进行实习,而培养院校又没有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其结果是学生为期数月乃至半年的教学实习基本上处于失控状态。
  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在形式上,几乎所有培养院校都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建立了数量不等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教学见习和实习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但事实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的需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不少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关注的主要是建了多少个基地,与多少所基础教育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未真正把基地建设纳入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规划之中,因此也就不会下大气力与基础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深入讨论,制定基地建设的长远规划。另一方面,一些培养院校“下意识”地把基地建设视为基础教育学校单方面的事务,并未认真思考对基地的各方面投入。正因如此,在培养院校与实践教学基地之间,往往缺乏一种稳定的和制度化的联系,基地是否接受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和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往往取决于个人的意愿或校友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实践教学基地往往成为“友情赞助”、完成临时任务的场所。
  第四,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作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特殊环节,实践教学的指导与课程教学、论文指导一样,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在一般情况下,培养院校的教师往往更擅长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则更懂得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在这两个群体之间,恰恰缺乏一个连接点,即能够指导学生将所学理论有效应用到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个“连接点”其实就是能够有效指导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从现实看,大多数培养院校都缺乏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二、原因分析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始于2009年,至今五年有余。由于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与原有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如果说一些培养院校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和基础,那么,在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方面则刚开始起步。就此而言,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是新事物发展过程必然面临的问题。尽管如此,既然问题已经出现,就应当勇于面对,冷静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客观地说,造成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因素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的支持无疑是两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支持与否以及实际支持力度的大小,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开展至关重要。虽然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鼓励基础教育学校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但就总体而言,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而这种状况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培养院校在主动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方面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基础教育学校的支持同样是一个关键因素。众所周知,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在一些中心城市),不少示范高中、各级重点中小学由于考虑本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对于接收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习往往“心存顾忌”,即使出于各种原因勉为其难地接受学生实习,也尽可能地压缩学生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次数。而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学校又由于自身条件的不足,难以支持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开展系统的实践教学。
  从培养院校内部的因素看,从事教育硕士研究生管理与培养工作的主管部门和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思想认识存在着偏差,造成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和工作安排的缺位。
  首先是相关规章制度的严重滞后。自开展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以来,大多数培养院校都先后建立了一系列与导师遴选、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等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制度建设却明显滞后或不足;有的院校虽然也制定了有关规章制度,但是,或是由于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或是由于缺乏落实和监控的有效机制,其结果是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其次,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培养院校所制定的培养工作评价以及教师岗位考核评价指标当中,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自身评价中,又存在重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轻实践教学指导的趋向。评价指标直接反映了院校工作的重点和导向,自然对教师工作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加之指导实践教学往往需要付出比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一般的动员和号召或依靠教师个人的觉悟,显然是无济于事的。
  第三,部分培养院校生源质量欠佳。在部分培养院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生源主要依靠调剂,造成学生来源地的异常分散和多样,这在客观上为培养院校组织实践教学增加了许多困难,大幅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指导成本,这也是造成部分院校学生的教学实习得不到有效全程指导的主要原因。
  从培养院校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关系的角度看,存在培养院校由于重“建立”、轻建设,在实践教学方面很难取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基础教育学校支持的问题。培养院校缺乏实践基地建设的系统规划,除支付必要的实习指导经费外,很少有对基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投入,也缺乏对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和强有力的支持。正因如此,在培养院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之间很难真正形成双赢的关系。也因如此,很难建立真正稳定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这种局面对全面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策探寻
  全面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成效,无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所有参与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培养院校的高度重视、周密规划、精心组织和加大投入。
  (一)强化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的认识。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而言,实践教学环节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学生来源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不少学生在本科阶段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实际训练,因此,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学生才能逐渐地亲自接触、直观了解基础教育学校实际发生的教育活动,获得对教育活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所学教育理论的理解和体悟。另一方面,也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接触教育教学实际,直接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才能获得作为教师必不可少的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技能。虽然学生可以在大学的教室、实验室,通过微格教学、课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某些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并获得相应的能力和技能,但是,模拟、仿真的教育教学情境无论如何不可能替代真实的学校情境和课堂情境。作为一名能胜任未来工作的教师所需要的丰富多样的教育经验、及时合理应对各种难以预料的复杂问题的教育机智,只能在真实和复杂的学校情境和课堂情境中逐渐获得。因此,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而言,实践教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而且是一个中枢环节:课程教学需要实践教学加以深化,学位论文需要学生自觉从对教育教学实践中敏锐地发现问题。所以说,培养院校应当从培养过程的整体、从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未来教师素质的高度看待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问题,从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不同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角度探讨实践教学的改革,从而不断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实践教学的成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统筹规划。应当对实践教学进行系统规划,深入研究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各种实践教学形式的目标和要求,明确不同形式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加以统一规划、精心组织,从而使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相互促进。与此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相关课程中的实践因素的提炼和组织,进一步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实践意识、实践关怀在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强化。这首先要求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具有强烈的实践意识与对基础教育学校实际的深入了解和把握。
  (三)实质性地推动实践基地建设。有鉴于现实的经验教训,培养院校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积极主动地寻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的有力支持,着眼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和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探索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基础教育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建立目标明确、规划系统、机制健全、组织严密的实践教学基地,并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多方面投入,在促进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成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双赢或三赢的结果。
  (四)强化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教师无疑是最重要的主导因素,没有教师的重视以及他们从各个环节对实践教学的推动,实践教学都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应当注重发挥教师尤其是兼职导师的实际作用。虽然几乎所有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都聘任了数量不等的兼职导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一部分培养院校中,兼职导师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个别院校,兼职导师则形同虚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际上为真正充分发挥兼职导师的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既能避免兼职导师因指导教育硕士研究生而影响本职工作,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1][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493/201002/xxgk_82629.html
[2]李长维.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现状调查研究[EB/OL].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00-1013143926.htm
[3]何英惠,王子怡,李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问题与对策[J].教育实践研究,
 2011(32):221-222.
[4]赵蒙成,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与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11):23-29.
                                                   (责任编辑 刘俊起)

  本文是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重点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及评估标准的研究与探索”(编号BG125ZD015)的研究成果之一。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生院